上财“学者•学问•学派”论坛(第三十六期)——契约与会计:思考与讨论

时间:2020-10-23浏览:577设置

1014日晚,由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主办,校团委、学生联合会共同承办的上财“学者·学问·学派”论坛第三十六期于国定路校区第二阶梯教室如期举行。本期论坛主讲嘉宾为我校会计学院阴慧芳教授,阴教授以“契约与会计”为主题,利用丰富的图表和翔实的例证,生动地分析了会计信息是如何在契约中发挥作用,契约功能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以及经济新常态下会计契约功能的变化。百余名师生一同聆听了本期论坛。

首先,阴教授以契约的定义为引,所谓契约,是指双方当事人基于对合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而契约理论是将所有的市场交易活动都视为一种契约关系,分析在特定交易环境下合同相关者的经济行为与结果。契约理论认为,契约的存在源自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阴教授通过一些实例讲解了会计信息是如何在契约中解决上述两种问题。会计信息是很重要的绩效评估指标,因为会计信息可以有效促使高管更加努力工作,并减少其他指标中所含的噪音。阴教授以中国平安公司及格力电器高管的薪酬构成为例,介绍了会计信息如何在高管薪酬管理中发挥作用。

随后,阴教授介绍了契约功能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如盈余管理与棘轮效应。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当管理层薪酬由会计信息决定时,管理层便有动机对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以获取薪酬激励。接着,阴教授讲道棘轮效应是指业绩目标的设定像棘轮一样,只上不下,棘轮效应会对代理人的行为以及企业的长期绩效产生不良影响,采用相对业绩评价(RPE)是缓解棘轮效应的一种方法。阴教授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相对业绩评价领域的相关研究。

最后,谈到经济新常态下会计契约功能的变化,阴教授回应到,在我国经济从增量经济向存量经济过渡过渡并鼓励创新的新常态下,会有更多的企业引入股权激励机制,将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与市场绩效挂钩。会计绩效的重要性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会计指标作为可靠的业绩度量指标,依然会在契约中发挥重要作用。


互动环节中,师生间就“不同指标在契约中发挥的作用”、“会计指标在其他类型契约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探讨。上财 “学者·学问·学派”论坛系专为上财本校学者讲授和传播其所做学问的论坛,旨在提升上财学者与师生就学科学问进行研讨和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加强认知和思想碰撞,推动在相关学科领域上财学派的形成。本期论坛阴教授凭借深厚的研究功底,经典的商业案例偏僻入里地阐明了契约与会计的关系,并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解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返回原图
/